武功:猕猴桃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工人正在分拣、包装猕猴桃。实习记者 郑祎 摄
实习记者 郑祎
4月1日,走进武功县武功镇桥东村的陕西绿益隆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猕猴桃种植基地里来回穿梭,按照果树大小、生长情况,清理剪枝、铲除杂草、清沟排渍,开展病虫预防等工作,确保果园的整洁和卫生,为今年的果树生长和果实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公司主要栽植翠香、徐香、瑞玉等猕猴桃品种,共1800亩,年产猕猴桃800吨,年产值12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刘晓锋介绍,日照足、温差大、降雨量适中等多重因素,让生长在武功的猕猴桃美名远扬。
“我们联合专家共同研发猕猴桃即食加工处理技术,成立了国内首家猕猴桃即食研发及生产中心。”刘晓锋介绍,即食猕猴桃的最大优势就是不用催熟,且果实硬软适中、口感酥脆、汁水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公司有标准化猕猴桃压差预冷催熟库5间,催熟柜2组,月可加工即食猕猴桃700吨左右。
除此之外,该公司配备有专业猕猴桃气调保鲜库10间、果品保鲜冷库36间,储藏能力4000吨。建设全数字智能化包装加工车间3000㎡,配备法国迈夫智能4.0版猕猴桃分选设备1套,自动化打包流水生产线4条等设备。
去除尘土枝叶、复筛检查、贴标装箱……包装车间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将一筐筐猕猴桃分拣、装箱,尚坡村村民王西宁告诉记者,因为孩子是残疾人,她平日里没办法出门务工,农闲时就在这里打零工,一天110元,可以照顾孩子和老人,她很知足。
据悉,该公司是一家以猕猴桃种植、储藏、运输、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企业。采用“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产业扶贫、吸纳就业、技术培训、爱心捐助几项举措带动农户1000余户,解决富余劳动力300余人。
“这里有优良的自然环境,政府也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更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刘晓锋介绍,2024年公司被评为陕西省猕猴桃高质高效示范园,作为猕猴桃发展示范带头企业,公司在发展的同时,积极培养本地猕猴桃专业种植人才,定期举办猕猴桃产业技术培训,从购置种苗、肥料选择、改良土壤、培养树势、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为村民们全方位讲解,有力地将当地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能。
产业兴则农民富,农民富则乡村兴。近年来,武功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产业,实施“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坚持把发展优质猕猴桃作为兴农富民、助力振兴的特色产业和拳头产业,突出“生态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管控”标准,累计发展优质猕猴桃近12万亩,武功猕猴桃品牌价值达到21.12亿元,让猕猴桃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