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实干,向“新”而行打好项目建设硬仗

——长武县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见闻

2025年04月13日 字数:1521 浏览数:

本报记者 刘计划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四月的长武大地,新开工项目如春笋破土,桩基轰鸣奏响序曲;在建项目正拔节生长,钢筋铁骨间焊花飞溅;建成项目马力全开,生产线上热火朝天……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绘就出一幅“以项目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的壮美画卷。

“桥的东头是彭公镇鸦儿沟村,西头是县城,正前方是建好的0—9号桥墩。目前,正在进行10—15号桩基、标尾深沟剩余部分的土方回填等施工……”4月7日,X301长武县彭长公路鸦儿沟大桥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鸦儿沟大桥建设项目)经理蒋宏涛说,建设现场安排了100多人加紧建设,保证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

走进鸦儿沟大桥建设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繁忙景象:塔吊挥动钢臂向工作面输送着钢筋,焊工在悬空平台挥舞着火镰,安全帽的黄色潮流在脚手架间时起时伏,技术员攥着对讲机吼出的指令准确清晰……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场景,奏唱出一曲曲昂扬向上的铿锵旋律。

鸦儿沟大桥建设项目是长武县历史上由政府出资建设、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第一座桥梁工程,总投资1.18亿元,路线全长2.379公里,桥梁总长636米,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60公里,路基宽度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我们所在的地方是彭公塬,这里距县城不到3公里,却因600米长的深沟高垒,群众不得不绕行10多公里才能到达。”长武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鹏说,鸦儿沟大桥的建成将进一步拉大县城中心城区框架,推动城市扩容提质,带动彭公镇和相公镇融入县城10分钟经济圈,方便34个行政村5万名群众出行,扩大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项目落地。

“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长武县坚持这一理念,上下同心同向、聚力聚智,以项目建设硬支撑,推动发展向“高”而进。

“作为项目主管部门,我们采取一日一汇报、两日一调度、三日一现场、一周一推进,重点问题随时召开协调会‘1231’工作法,建立建设、管理、监理、服务‘四联动’机制,管项目、管质量、管安全、管环保,挂图作战,统筹推进。”李鹏说,项目开工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大桥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现场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县级相关部门、镇村紧密配合,破解瓶颈,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建设。

“大桥设计15跨,2个桥台、14个墩柱、66个桩基。截至目前,已完成1个桥台、45根桩基、10根圆柱墩、12道系梁、7座承台、1座台帽、3座盖梁和水泥土回填等,今年将完成工程任务的90%以上。”蒋宏涛说,项目部、拌料场、钢筋加工房,是县上协调热力公司的空房,离施工主体很近,“保姆式”服务加速了项目建设。

抢抓机遇谋项目,千方百计抓项目,全力以赴促项目,这是长武县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的醒目特征。今年,长武县共安排重点项目54个,总投资136.25亿元。

在保障项目建设上,长武县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重点项目、“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个专班、一抓到底”推进机制等,实现“分管领导+股长+帮办员”的帮办代办制度,为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提供精细、精准、专业的定制代办服务。

优化运用高质量项目推进“双考联评・夺标争先”考核办法,分类建立市、县级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每周组织一次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突出“考有无、考快慢、考争先、考优劣、考成效”,加快项目稳步推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截至目前,42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4.2亿元。

“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坚持紧跟着项目走,针对全年项目,各要素保障服务单位全面梳理汇总,列出办事清单,做到全程跟踪服务,形成部门横向联动、县镇纵向推动的一体协同工作体系。”长武县发改局局长高宝锋表示,今年,全县上下持续发力抓项目、扩投资、强保障,及时协调解决项目难题,为项目建设“加速跑”营造优越环境,以高质量项目赋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