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皮肤脆弱  久卧床警惕压疮

2023年11月21日 字数:958 浏览数:

本报记者 吴萍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压疮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严重问题,压疮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由此带来沉重的家庭负担。压疮,俗称褥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以及营养缺乏而导致的局部组织溃烂、坏死。易发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头粗隆突出处。2013年起欧美国家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压疮预防日”。今年的主题是“皮肤安康,即刻守护”。

为提高公众对压疮的认识和重视,促进压疮预防水平的提高,近日,市中心医院护理安全组赴渭城三普老年护理院开展压疮科普宣传活动,为医务人员及患者进行了压疮管理培训及跌倒防范指导。

市中心医院邢颖介绍,压疮好发于骨隆突处,不同的体位好发的部位不一样。特别是在骶尾、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还有我们的内外踝、足跟这些部位,这些是发生率最高的部位。长时间皮肤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从而出现皮肤溃烂的症状。

那么有哪些人是压疮的高危人群呢?首先,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再者就是肥胖者,过重的机体加大了承受部位的压力;还有频繁使用镇静剂,自身活动减少的人群也要注意;另外,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昏迷、瘫痪者、水肿病人、石膏固定病人、发热病人等都要防范压疮。

了解了压疮的产生,预防就不难做到了。首先卧床患者至少需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90°侧卧位,保持30°为佳。家庭护理时,最好建立翻身记录卡,记录翻身时间、卧位变化及皮肤情况。长期坐轮椅的患者至少每小时更换姿势一次,或至少每15分钟改变重力支撑点,以缓解坐骨结节处压力。由此可见,适当翻身,还有借助使用多功能气垫床、泡沫贴、软枕、翻身垫等都可以有效预防压疮。

医生建议,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增加感染机会,应早发现、早治疗,而家庭日常护理尤其重要。可加强基础护理,用清水或偏酸性溶液清洁皮肤,擦洗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皮肤,易出汗的部位应及时擦洗汗液。而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及时擦洗皮肤和更换床单、衣物,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护理过程中应避免拖、拉、推、滑,不可按摩或用力擦洗有压疮风险的皮肤,抬举而不要拖动患者。要平衡饮食,进食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并适量补充营养剂促进机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