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秦腔历史剧《兵车行》进入排练阶段
本报讯(实习记者 狄祎婷)穿越历史烟云,再现咸阳古渡风云。近日,由咸阳魏老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著名戏剧作家、陕西秦腔编剧蔺志顺任编剧的大型秦腔历史剧《兵车行》已进入排练阶段,不久将与广大观众见面。
咸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凭借着独特的历史传承和现存文物遗迹,咸阳打造着自己的文旅盛宴。咸阳湖上的古渡廊桥,作为地标性建筑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散步、游客观光游览的热门打卡地。咸阳魏老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充分挖掘“咸阳桥”这个核心元素作为该剧创作的源泉。编剧蔺志顺以一幅凄惨的送别图为故事背景,以送儿子的父母、送丈夫的妻子、拉住父亲的儿子等为剧中人物环境,以小见大,充分挖掘咸阳古渡元素,量身创作了《兵车行》。
编剧蔺志顺说:“《兵车行》是杜甫的一首诗,杜甫并未套用乐府旧题,而是自己创意立题,针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创作出富于战斗性的诗歌。这是一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好诗。反对穷兵黩武,反映人民疾苦,这是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而表现手法却是成功地运用了夸张与想象,他抓住了‘牵衣顿足拦道哭’加以夸张,说‘哭声直上干云霄’;说送行和出征的人众多,直至‘尘埃不见咸阳桥’;最后‘新鬼烦冤旧鬼哭’,全是想象,更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担任该剧艺术顾问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著名音乐家薛官兴说:“《兵车行》在舞台呈现上,于传统音乐秦腔的基础上大胆破立,保持文戏武唱、唱做并重的表演形式为舞台特色;在舞美上融入古渡码头、咸阳廊桥等标志性元素;在音乐主旋律上,运用古琴、箫等乐器,营造浓浓的唐乐韵律。力求从视觉、听觉等不同角度,艺术还原千年恢宏大气的历史画卷。”
《兵车行》的精彩亮相,突破了时空的阻隔,印证了咸阳千年古渡的历史厚重和文化灿烂,体现出咸阳古渡是特有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基因和资源优势。咸阳魏老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兴表示,《兵车行》从历史文化资源中激发文艺浪花,用秦腔剧来塑古渡形象、扬古渡精神。希望《兵车行》能够成为一部穿越历史时空、雅俗共赏的经典佳作。